您所在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理氧吧
拖延不怪你,可能只是不够忙
发布时间:2018-03-22    点击数:    作者:

说起拖延症,大家都不陌生,研究发现80-95%的在校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问题,更有50%的人认为拖延给自己造成了极大地困扰。拖延(procrastination)行为在心理学的定义为人们主动选择的、不理性的、长期的行为。

拖延的原因可能是我们对未来现实感的减少,将导致我们不能很好地去预估未来的自己的痛苦,即时间贴现现象,是产生拖延的一个原因;或者对任务的厌恶也会导致拖延的产生;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或是感到任务压力太大时自然不会去完成相应的任务;第四种原因是我们害怕面对任务的失败,这种失败会让我们必须去承认自己的弱点;类似的还有一种原因是害怕成功,这是一种害怕自己无法满足期待而导致的自我妨碍的行为模式;而将“死线”作为第一生产力,追求这种短时间内高校完成任务,带来一种自我肯定的感受也会导致拖延行为的发生,这种类型的拖延被称为唤起型拖延;最后人格原因也是导致拖延行为发生的一个原因。在以上7种原因中,除了唤起型拖延者会享受拖延外,其他原因导致的拖延行为都将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如导致学业成绩较差;负性的情绪体验,如羞愧、抑郁;有害健康的行为,如身体不适却不及时就医等,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有过拖延行为的人都如此渴望不再拖延的原因。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减少拖延行为的发生呢?我们经常听到的建议一般有:首先,做一个详细的计划;然后,收起你的手机和一切让你分心得东西开始按照你的计划进行;最后,当你按照你的计划完成工作时,要记得奖励自己,强化这种行为的发生,长此以往神奇的事情就会发生:你突然不再想拖延了!

事情真的有这么简单吗?作为一个15号要交稿件,14号晚上才写完的人我只想说我们可能真的太年轻了。

那么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两个解题新思路。

思路一,当拖延行为发生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原谅自己!

拖延是一种对自我调节失败的自我挫败行为,具体来说具有拖延行为的人通过可以的避免行动来伤害自己。因此,克服拖延需要用合适的行动动机替代这种避免行动的动机。而原谅自己拖延是改变动机的第一步。通过自我原谅,个体减少了由于拖延而导致的情绪上的压力,这样就避免了对之前任务的厌恶体验;同时,自我原谅的发生一般都伴随着改变行为的保证,即鼓励个体投入到应该进行的行动而不是避免相关行动的展开。

有关研究发现,在两次考试之间评测了大学生的自我原谅倾向、拖延行为的高低,结果发现。即使第一次考试由于拖延导致了不理想的成绩,但是高自我原谅倾向的个体在第二次考试中受到的影响会更少。

思路二,拖延可能说明你真的还不够忙!

在之前拖延行为的原因中我们已经提到,当我们觉得无法达到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标时自然就会减少完成目标的动力。这是因为一旦目标无法完成会导致我们自尊水平的降低,也就是说我们将无法完成目标的原因归因于自身能力不够。那么忙碌是如何提高效率的呢?面对需要同时完成多项任务,按时完成每一项工作都可能存在导致其他工作不能按时完成的风险。实验证明因为忙碌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个体,多任务目标可以帮助调节也由此引发的负面感受,他们也会评价自己更有创造性,并且即使已经错过了截止时间,他们也有更强的动机去完成任务。但是“超负荷”的工作会导致个体完全放弃完成任务的行为,所以也要记得将“忙碌”和“超负荷”区分开。

狄更斯说拖延是时间的窃贼,希望大家都不要做偷窃时间的愚者,而做一个享受时间的智者。